如果要我在《名侦探柯南》和《十二国记》之间只能选择一部作品希望它尽快完结,我毫不犹豫地会选择《十二国记》。
这些天在梳理经典老番时,我发现:如果非要挑出一部番来代表日本早期动漫作者喜欢挖坑不填的话,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一部番,那就是《十二国记》。
《十二国记》是一部典型的构建了庞大世界观的作品。它首先勾勒出一个宏大复杂的背景世界,然后将各个角色置入其中。人物之间、国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各个章节环环相扣。这种庞大的结构使得故事极难进行调整,因为稍作改动就可能影响整体脉络。在第39集时,故事恰好完成了对庆国的叙述,本可以在此处适时结束。然而,制作方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又继续制作了6集关于雁国的内容,最终导致了故事的突兀终止。
日本动漫产业与中国动画制作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在中国,动画往往是先将全部内容制作完毕,然后以每天一集的频率连续播出,通常在一两个月内就能播完一部作品。而日本动漫业界则采用另一种独特的制作和播出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影响了创作过程,也深刻地塑造了日本动漫文化。
日本动漫通常采用”季播”制度,即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度,每个季度推出新的动漫作品,业内称之为”新番”。每个季度大约持续12到13周,一部动漫通常每周播出一集。这种播出方式使得大多数日本动画都控制在13集左右的篇幅,编剧们也会根据这个时间框架来构建故事情节和角色发展。
这种制作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灵活性和市场导向性。制作公司通常会先制作出头两三集内容,然后开始每周播出一集。与此同时,他们会密切关注观众反馈、收视率数据以及广告商的反应。基于这些实时反馈,创作团队可以对后续剧情进行调整和优化。这种”边播出边制作”的模式赋予了创作者极大的灵活性,使他们能够根据市场反应来调整剧情走向,有时甚至会改变原定的结局。
即使是较长篇幅的作品也遵循这一制作规律,只是播出时间可能会延长到半年或一年。以《十二国记》为例,该动画于2002年4月开始播出,持续了一年多时间。按照常规季度计算,这部作品本应有50到60集左右,然而最终只播出了45集就戛然而止。这种突然终止很可能是由于原作者与动画制作公司之间出现了某些合作问题。
作为当时的大学生,在39集结束时,我还沉浸在对其他未被讲述的国家故事的期待中。后来,续作《东之海神西之沧海》的出现让我欣喜若狂,然而这部作品又一次突然中断。这次的终止似乎表明制作公司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 – 是要严格遵循原著的创作意图,还是要向市场需求妥协。原作剧本与动画化过程在这一关键点上产生了分歧。
《十二国记》的原著作者小野不由美作为一位知名小说家,她的创作生涯并未因动画的突然终止而受到实质性影响。事实上,她继续专注于小说版本的创作和发行,这不仅保证了作品的完整性,也为她带来了持续的版权收入。同样,动画制作公司虽然中断了这部作品的制作,但由于前期播出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和经济回报,因此也并未遭受重大损失。
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原著作者和制作公司都各自安好,却让这部作品在动画形式上陷入了长期的搁置状态。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今天,形成了动漫界的一个独特案例。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看似遗憾的结局反而成就了《十二国记》的传奇地位。正是因为它在内容发挥到最精彩、世界观构建最完善的时刻戛然而止,反而赋予了这部作品永恒的魅力和无尽的想象空间。观众们因为这种未完成的状态而不断进行着各种猜测和讨论,使得这部十几年前的作品至今仍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小野不由美是一位极具才华和多面性的作家,她的创作风格和能力令人叹为观止。在《十二国记》中,她展现出了卓越的世界观构建能力和宏大的叙事结构。这部作品一开始就呈现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奇幻世界,各个角色和国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每个情节都经过精心设计,环环相扣。小野不由美在作品中展现出高超的运筹帷幄能力,她对故事发展的前瞻性思考让整个作品充满了深度和广度。
然而,小野不由美的才华并不仅限于奇幻文学领域。她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本格派推理小说家,这种看似迥异的创作风格展现了她创作的多元化。她在推理小说中展现出的严谨逻辑和巧妙构思,与她在奇幻作品中的宏大叙事形成了鲜明对比,却又相辅相成,体现了她作为作家的全面才华。
值得一提的是,小野不由美的丈夫是日本推理小说界的大名鼎鼎的作家绫辻行人。绫辻行人以其独特的”馆系列”推理小说而闻名,这些作品通常涉及各种诡异的密室杀人案件,充满了令人费解的谜题和巧妙的诡计。小野不由美在推理小说创作方面很可能受到了丈夫的影响,但她并未止步于简单的模仿,而是将这种影响融入自己的创作风格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作品。
这种家庭背景和创作环境的独特性,使得小野不由美的作品既有奇幻文学的宏大构想,又不乏推理小说的缜密逻辑。她能够在不同的文学体裁之间自如切换,每一种风格都能达到很高的水准,这种多元化的创作能力在日本文坛实属罕见。
小野不由美的创作风格融合了多种文学传统,其中尤以本格派推理小说的影响最为显著。本格派推理小说的核心特征在于其严谨的逻辑推理和存在主义式的叙事进程。这种创作方法要求作者严格遵循人性的内在逻辑,一步一步地推进故事发展,每一个情节转折都必须建立在合理的人性基础之上。
在《十二国记》中,小野不由美巧妙地将这种创作手法融入了奇幻世界的构建中。特别是在描绘中岛阳子、祥琼和铃三个角色之间复杂关系的章节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本格派的创作特征。这三条人物线索的发展既相互平行又交织穿插,形成了一种多维度的叙事结构。每个角色的行为和决策都源于其内心深处的动机和性格特征,使得整个故事既富有逻辑性又充满人性的温度。
这种创作手法展现了小野不由美作为作家的全面才能。她不仅能够构建宏大的世界观框架,绘制出整个故事的”大图纸”,还能够精准把握每个细节,就像熟练操作各种”小零部件”一样。正是这种宏观和微观结合的创作能力,使得《十二国记》中的每个角色都栩栩如生,深入人心。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宏大的世界观,还能在每个角色身上找到共鸣点,这种平衡是小说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小野不由美的创作才能并不仅限于此。更为有趣的是,她还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少女文学作家。这种看似矛盾的身份组合,为她的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当初,在《十二国记》的创作过程中,小野不由美曾向编辑表达过自己的忧虑。她认为这部原本定位为少女小说的作品可能过于”男性化”了。尽管主角中岛阳子和祥琼都是女性角色,但她们的性格特征却展现出非常强韧的一面。
小野不由美在创作初期确实试图通过一些手法来柔化阳子的形象,以符合传统少女小说的期待。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阳子的性格反而变得更加坚强和霸气。这种角色塑造的转变反映了小野不由美对于女性形象的独特理解和创新尝试。她并没有局限于传统少女小说中常见的柔弱女主角形象,而是勇于塑造具有独立性格和强大内心的女性角色。
面对这种创作上的”偏离”,编辑给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建议:既然如此,不如直接将作品定位为奇幻小说。这个决定无疑拓宽了《十二国记》的创作空间,使得小野不由美能够更自由地发挥她的创作才能,不必受制于传统少女小说的框架限制。
这个创作背景也解释了为什么《十二国记》的开篇八集给人以沉闷的印象,女主角阳子似乎不断遭受挫折和打击,而作为神兽的麒麟却显得威风凛凛。这种反常的叙事安排实际上是小野不由美在尝试突破传统少女小说的桎梏,同时也是她在为后续的故事发展铺垫。通过这种方式,她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从柔弱到坚强的女性成长历程,使得整个故事更具深度和说服力。
从当代的视角来看,《十二国记》是一部极其罕见的作品,它远远超越了通常意义上的商业化创作。这部作品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在于其人物塑造的真实性和深度。小野不由美笔下的角色们并非是理想化或者过度简单化的存在,而是像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一样,在人生的旅途中经历各种磨难和挫折,通过这些经历逐渐成长和蜕变。这种创作手法可以被视为一种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艺术表现,它不仅反映了生活的本质,也赋予了作品深刻的人性内涵。
相比之下,当今许多商业化作品往往倾向于呈现一种简单化和理想化的世界。在这些作品中,英雄总是无所不能,反派则纯粹邪恶;超级英雄永远在拯救世界,而美女永远保持纯洁无瑕,始终忠贞不渝,一生只钟情于一人。这种创作模式虽然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往往缺乏深度和持久的吸引力。
商业作品通常追求的是一种”打鸡血”式的效果,就像给人打了一针兴奋剂,能够在短时间内引起强烈的反应和关注。观众可能会因此而兴奋一时,热议一阵,但这种效果往往难以持久,很快就会消退。相比之下,《十二国记》这样的作品则像是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虽然不会激起巨大的浪花,但却能够持续不断地滋养观众的心灵。这种作品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无论在什么年代,什么地方,只要重新翻开,总能给人以新的启发和感悟。
在《十二国记》之后,出现了一些试图效仿其风格的作品,如《彩云国物语》、《废弃公主》和《晨曦公主》等。这些作品同样选择了历史或者类似历史的背景作为创作素材,试图复制《十二国记》的成功。然而,它们与小野不由美的原作相比,仍然存在显著的差距。这些后续作品往往缺乏《十二国记》那种气势恢宏的世界观架构和对人性的真实细腻描绘。它们更多地停留在传统少女漫画的范畴内,常见的情节如所有男性角色都爱慕女主角,或者男主角一生只爱女主角等,这些都难以摆脱商业化创作的束缚。
正是因为《十二国记》在商业化潮流中保持了自己的独特性和艺术追求,小野不由美这样的作家更应该被这个时代所铭记。她的作品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样性。
在众多以历史为背景的动漫作品中,《十二国记》以其对历史的严肃态度和谨慎处理而独树一帜。作为一个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观众,我曾在五年前专门为这部作品在天幻网上制作了一个详细的专题。这个专题深入探讨了作品中涉及的众多古代中国政治、军事、经济和民生等方面的历史细节。
例如,作品中提到的井田制,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体现了”八私一公”的分配原则。小野不由美在作品中对这一制度的描述不仅准确,还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使之既符合历史又具有奇幻色彩。此外,作品还涉及了村田和房屋的格局与配置,这些细节都经过了认真的考证和创造性的改编。
在税收制度方面,作品提到的”十一而税”也是有据可考的。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种税收方式,即按照收成的十分之一征税。小野不由美在作品中不仅准确引用了这一制度,还通过角色的对话和行动展示了这一制度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
作品中还涉及了许多古代的度量衡制度。例如,一步究竟有多长,一亩地的具体面积是多少,一斤重量的标准是什么,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细节的追求。小野不由美不仅仔细研究了这些历史知识,还将它们自然地融入到故事情节中,使得整个奇幻世界更加真实可信。
爵位等级制度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小野不由美在作品中构建了一个复杂而合理的爵位体系,这个体系既参考了中国古代的爵位制度,又融入了作者自己的创意。通过这个爵位体系,读者不仅能够理解人物之间的等级关系,还能感受到这个奇幻世界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秩序。
这种对历史细节的尊重和精确描绘,使得《十二国记》在众多历史题材的动漫作品中脱颖而出。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奇幻作品,更是一个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制度的窗口。小野不由美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创造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奇幻世界,还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思考历史的平台。
深入研究《十二国记》的世界观设定后,我逐渐意识到小野不由美在创作时所参考的历史背景主要源自商周时期的古代制度。这一发现让我对作品的构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商周时期,爵位与土地分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官爵地”一体化的制度被称为”司士授衔”。小野不由美几乎完全遵循了这一历史制度,将其巧妙地融入了十二国的世界设定中。
在这个奇幻世界里,十二个国家的存在并非随意设置,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每个国家的君王实际上扮演着大领主的角色,而这十二个国家又共同受到黄山仙境的管辖。这种层级结构与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正史中,这种”官爵地”紧密相连的关系一直持续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并实行郡县制后才真正被打破。小野不由美通过这种设定,不仅展现了她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深入了解,也为整个故事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历史基础。
然而,《十二国记》的魅力并不仅限于对古代制度的还原。小野不由美还巧妙地将中国上古时代的一些神话传说元素引入故事中,使得整个世界观更加丰富多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王气祥瑞”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帝王们极其重视这种象征天命的神秘力量。小野不由美在此基础上引入了麒麟这一神兽,赋予它既供奉君王又制约君王的双重角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共生关系。
这种设定特别有趣,因为它创造了一个充满矛盾和张力的情境,从而更好地展现人性的复杂和脆弱。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毕竟国家也是由人民组成的),都时常面临着在天下一统的崇高理想和满足私欲之间做出选择的困境。这种选择往往就在一念之间,而正是在这样充满矛盾的结构设定中,人性的种种细节得以被充分展现。
说到《十二国记》,不得不提到第39集中岛阳子那段令人震撼的台词。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她能将”一令初敕”这个概念讲得如此引人入胜。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这与阳子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
作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现代高中生,阳子被突然传送到十二国这个陌生的世界。在这片饱受苦难的土地上,她亲眼目睹了遍地饥荒、黄土龟裂的凄惨景象。这种巨大的反差必然会引发她内心的痛苦和思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带着这个问题,阳子的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浮躁不安,到慢慢接受现实,再到主动探索这个奇异的世界,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冒险,更是一次心灵的历程。
在这段旅程中,阳子与其他国家的君王和平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她几乎踏遍了整个庆国的土地,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和微服私访。这期间,她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目睹了许多生命的逝去。最终,她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人本身,深刻体会到了人心的复杂难测。
正是基于这些亲身经历和深刻感悟,阳子才能在最后道出那段掷地有声的感言。这段话之所以如此震撼人心,是因为它凝聚了阳子全部的心血和智慧。更重要的是,这段话即使放在现实世界中,依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这说明真正的普世真理往往需要通过亲身经历才能真正理解和体会。
阳子的成长历程提醒我们,要想真正理解一个问题的本质,探索一个普世的真理,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唯有亲身经历,深入实践,才能获得真知灼见。
所以,如果要我在《名侦探柯南》和《十二国记》之间只能选择一部作品希望它尽快完结,我毫不犹豫地会选择《十二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