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相机爱好者(是的,连摄影爱好者都算不上),我经常大言不惭的吹牛,称“我拥有过所有主流消费级相机品牌的产品”。
这真没多少夸大:我是长年的佳能党,入手过450D、7D、6D,现在在用佳能的全幅微单RP。
索尼的A7、A7M2都收过,太讨厌索尼的色彩管理,不得不退坑。
宾得早年有款微单K01,造型奇特,也很好用,还有三公主的信仰加成。前两年终于出全幅数码单反K1,我甚至退佳入宾,可惜镜头群一直跟不上,笨重的机身和镜头让人怀疑这是中幅机。
M43家族的奥林巴斯和松下,前后各个时期都收过几台做备机,小巧轻便但画质总是差点。
富士的直出和类旁轴机身造型一直是大卖点,我前后收过X-E1、X-PRO1、X-T100,在被K1的重量压得怀疑人生时,干脆就收了富士的中画幅无反相机GFX50S,但是最后还是受不了巨大重量而灭门回佳玩起了EOS RP。
玩了这么多,就连奢侈品级别的徕卡,我也保留了一台M-E——最后的CCD相机,但尼康,这个佳能的老对手,我始终没入手过它的数码相机。
不过在怀旧的胶片机中,我最喜欢的胶片单反,却是尼康FG。
这是一台非常廉价的相机,淘宝价格常年稳定在500+。玩尼康的机器,一大吸引人之处在于它多年没改变过的卡口,FG这种80年代的机器,以及更老的尼康单反,仍获得大量的镜头支持。
虽说廉价,但FG是尼康第一台有程序曝光的相机,配备了A档和P档。有了P档,搭配上AI-S镜头,装好胶卷设定好ISO,曝光部分基本就可以不管了——只需要关注对焦。虽然FG只能使用裂像屏的手动对焦,但是用习惯了还是很容易对上的。FG还提供了正负四档的曝光补偿,玩起来就更有趣了。
说了这么多,我们今天就是要谈论尼康相机吗?
是也不是。
这次要介绍的,是我的MOC作品——乐高积木化的尼康FG。
毕竟我是乐高和相机两重玩家,有做相机MOC这个想法已经很久了。这次终于狠下心来动手,原来是想做徕卡M-E的,毕竟有逼格。
但是M-E的线条相对简单,而我总是觉得要有一些新奇的技巧,才能MOC的兴趣和动力。于是最后就有了这台FG:机身看似简单,但线条多,MOC时要保证稳定性和完成度,尤其是机身上向侧面收拢的弧线,搭建时还是很有趣的。
这台FG照例是在Studio里先设计再实际搭建的,最后成品和电脑上虚拟搭建几乎没有差异,我的水平有了大幅进步呢(^o^)/。
机身的内部结构如下,用托架板正反叠的方式,让上下宽度、侧面弧线统一的同时,机身结构能保持稳定。
最后的成品是一机两镜,饼干头参照了尼康的45/2.8P AIS ,稍大的参照了蔡司的50/1.4 ZF2,不过由于大小和弧面方面的原因,成品效果不太理想。
其实大镜头本来都不像做的,只是为了能实现可换镜头,还是要有。
机身各个部分的细节,我都尽量还原。比如倒片杆上的快门,我特意增加了快门按钮。
热靴、倒片杆、目镜一应俱全。
FG原机机身右侧有一个可拆卸的手柄,当然也要做出来。
也可以通过替换零件,还原出拆下手柄后的样子。
背带挂钩口也不能少。
虽然相机背带懒得做了,不过手绳还是不能少的,而且要做成我最喜欢的黑色绳子与红色末端的风骚设计。
和真机放在一起比较一下,比原本就很小巧的真机还小上一圈,也只用了300多块砖,我很满意。可惜由于疫情影响,没能换上最相似的镜头。
这次的MOC作品就介绍到这里,下次还是要准备把M-E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