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我在大妈家写过的最费脑细胞的评测,也是中选之后内心毫无波澜的众测!
等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拿到这一套两个迷踪球,在经过了连续7天晚上的试用之后,才敢开始写这篇文章(实在是使用过程中比较消耗脑细胞

)。
这次评测的产品是MAZONE-百变迷踪球(下文简称“迷踪球”);
本篇文章主要从产品外观、使用体验、小结三个方面进行评测,下面正式开始:
一、产品外观
1. 开箱
先放几张开箱图,这次众测从中选、收到大妈家快递历时1月;
拿到快递之后,直接就拿美工刀开箱了,包装内包括:迷踪球*2+大妈家众测须知*1;
2. 外观
包装:产品包装比较精致,整体是透明的立方体构造,底部是迷踪球的说明书,四周环绕一圈贴纸,简单示意各种玩法。
颜色:我收到的两个迷踪球都是明黄色,其他还有四种颜色可选(红色、绿色、蓝色、灰色)
材质:迷踪球主体采用塑料材质,内部搭配一个小钢珠。表面是两个透明塑料半球,中间留有一个可以转动的缝隙(缝隙比我预想的要大一些),塑料表面手感顺滑,内部迷宫同样采用塑料材质;
迷踪球上下两侧分别是产品LOGO和一个大G,主要用途是方便辨别迷宫出入口,下面正式开始上手:
二、使用体验
正式上手开始消耗脑细胞,此处无大图。。。
我认为这个迷踪球非常适合小朋友锻炼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协调能力;
我也是个小朋友,5岁零240个月的那种

!
空间想象力比较容易理解,动手协调能力看下文:
1. 基础玩法:
基础玩法难度适中,适合一开始上手,最后花了3天晚上的时间,把全部32种旋转模式打通关;
说明书上面也有关于基础玩法的介绍,不过不如网页介绍的清晰,所以此处借鉴了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毕竟SJZG无处不在哇

)
使用下来有几点感受:
首先,迷踪球旋转不流畅,还伴随有异响,让我有点怀疑会不会被我转坏了,还是说转着转着就顺畅了

;
其次,和之前玩过的平面迷宫相比,迷踪球内部迷宫设计虽然变成了立体,增加了难度和可玩性,但是和钢珠的搭配还是停留在平面迷宫的思路中。小钢珠和内部硬质塑料之间碰撞非常敏感,平面迷宫相对来说还容易操控,变成立体之后,经常倾斜迷踪球,小钢珠就不知所踪;
最后,这个和上条对应:我玩这个迷宫的思路是先用眼睛寻找可能的路线,最后确认路线之后再倾斜迷踪球使得小钢珠顺利穿越迷宫。但是正如上面所言,小钢珠和硬质塑料之间的碰撞反馈实在太激烈,虽然我已经思考好了路线,但是这双手不听使唤啊(一想就会,一动就废

),尤其是小钢珠还乱窜,大大降低玩迷宫的兴致;
我认为这里非常考验动手协调能力!
2. 进阶玩法
继续借鉴,我觉得这个网页的文案设计非常清晰易懂;
简单来说,基础玩法是32种模式中开始倾斜迷踪球,让小钢珠在迷宫中找到出口;
进阶玩法就是在小钢珠行进过程中随意扭动迷踪球,从基础玩法的静态转换为动态模式;
一顿猛如虎的操作之后,感受是:
这种玩法增加了不确定性,不仅仅是记住路线再倾斜迷踪球使得小钢珠找到出口,还需要对两个半球迷宫的了解更深刻;不过是是否增加难度就不好说了,难度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我不会说我有好多次通过多次旋转直接找到出口了

)
3. 无限玩法
我觉得这种玩法可以称之为无限玩法,破解了上面两种玩法后,来到了这种结合内部传送门的玩法,迷踪球内部有不知道几条内部通道,而且这种内部通道也会随着扭动迷踪球发生改变,有点类似黑箱操作;
同样说明书和网页上都有这种玩法的介绍,恩,网页介绍很棒

!
这种玩法有点抓狂,由于没有拆开迷踪球,内部通道的构造也就不得而知,就像薛定谔的猫,不开箱就永远不知道结果。所以小钢珠就自由的在内部通道乱窜,继续增加不确定性。
感受是:
我正想着我啥时候会忍不住拆了它?小钢珠就是那只猫,我要好好看看它

三、小结:
玩这个迷踪球的时候,真正意识到空间想象力是多么的重要,此外,还需要良好的动手协调能力;手残党的我瑟瑟发抖~~~

优点:
1. 迷宫设计难度适中,上手容易;
2. 迷踪球可以逐渐加大难度,可玩性很足,尤其考验空间想象力和动手协调能力;
改进之处:
1. 扭动切换模式不顺畅,相对于高价格定位,有点不符,建议多加调试;
2. 由于是立体迷宫,小钢珠和迷宫内壁的碰撞过于敏感,以至于小钢珠容易乱窜。建议改进内部迷宫的材质,可以考虑一些软性材质,这样非主动失误会大大降低,增强可玩性;
PS: 评测结束,我这个5岁零240个月的小朋友继续折腾迷踪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