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个人对一人之下部分八奇技的看法
关于我所知的八奇技的个人浅谈以及与其他类型法门的比较。
事先声明:仅一家之言,如若无法接受,希望理性指出。
首先,这是我理解的八奇技能大致模型图(画技烂,理解也可能比较粗,列位就当又碰到一个赵念好了):
0.神明灵
1.风后奇门
2.大罗洞观
3.通天箓
4.六库仙贼
5.神机百炼
6.双全手
7.拘灵遣将
包罗0-7 的一切:炁体源流
虽说看起来非常粗浅,但还是想表明一个中心思想:如果拿0-9 的计数来比作24节通天谷中紫阳真人遗留下的大道演化下的万物的法则,神明灵就是0,看似虚无缥缈,但他就是一切的根基,是无,为万物之始;之后的1,2,3,4,5 个奇技,是有,是对万物之‘母’的理解,他们的认识都是基于有,即我们所处的后天时代的法则的认识;至于炁体源流,我个人认为他不是像之前几样奇技一般,是对固定法则的认识,而是对0-9 这一运动产生之过程的理解,是真正的仙人之思想。
然而,虽然这些技能只是普通的修道者之于仙人的一家之想法,但终究是借仙家之地,对于普通法门,也能算是降维度打击,以下,我将以我个人之见,一一对于已知八奇技的阐述,仅仅是我所了解的风后奇门,大罗洞观,神明灵,炁体源流作解释。
太多了我不仅没把握,以及,好累,我懒。
一.风后奇门:
关于奇门的理解,我非道门中人,对于具体的理解不甚深刻,对个人而言,奇门遁甲本身是一种世间之人对于天人关系变化变化即客观规律的一种认识,而风后奇门参悟者本人在领悟八奇技之前的想法是:我想要领悟世间万物的变化。奇门演算世间变化的前提是什么,是观测;风后演奇门的过程就是把天地演算为了108局,通过借助其之间的变化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放在一人之下的世界里我想也是如此;那么,如何划定下这108局,也就是漫画中所说的这些气局的时空范围?我想是通过某种手段先测定其范围,武侯奇门是通过以自己定下中宫,通过中宫测量法测量出一个范围,并通过某种手段借用此局之中的变化手段,但人的认识终究是有限的,所以武侯派必须通过炼器等手段扩充认识范围。这似乎也是武侯派为什么需要发展炼器手段的原因,或许也是之后的神机百炼超越一般炼器手段的认识基础。总而言之,我所理解的中宫不是一个必须存在的客观概念。
至于风后奇门为什么不需要武侯奇门一样借助那些东西,我的理解是从风后奇门中的那句口诀:先天领周天,盖周天之变化,吾为王。也就是说武侯奇门的拥有者借助某种手段站立在了更高维度即先天领域观测,所以站立在这片天地下的哪里无所谓,因为我根本不在这天地之中。拨动四盘我的理解是当你通过俯视观察一样东西的时候,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时空依旧是那个时空。正应了那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说简单一些,风后奇门的奇处在于当人们认为奇门的变化是仅限在一个平面内变化时,风后奇门发现了这个世界其实是一个超面体。
而其领悟者周圣在499 话中的愿望,也是领悟世间万物的变化。
二,大罗洞观:
这个奇技我不好说啊,信息太少,综合各位up的说辞,大罗洞观大概是与出阳神有关。我不理解出阳神的手段,但还是去了解了一下出阳神的内容:
吕洞宾道:“阳神既出,是否功完道成?”
钟离权道:“问得好!此有两择:一者就此罢手,在太空中逍遥快乐,飞腾万里,高踏云端,俯山观海。或游戏人间,千般变化,从心所欲。他们不顾及尸身,视之如粪土,尽情弃之,或抛尸于茅舍涵洞,或弃尸于山野荒郊,遗尸而远走高飞。此为速成之法,学仙之人多到此为止就心满意足了。但此法尚为下策,虽说是已经得道,却没有证得大道。”
由此可知,出阳神的作用还是脱离肉身桎梏,遨游于宇宙太空中逍遥自在。而大罗洞观相比于其他出阳神的先进之处我认为在于其领悟者之于形神合一本质的理解:
其实我觉得,大罗洞观与风后奇门一样,是通过超越现有维度对已知世界的认知。
具体内容可关注漫画497-498 话中对于气局的猜想与自己的对修行的希望。
区别在于大罗洞观对事物的认识更抽象,大罗洞观认为事物是形而上的,抽象的,静中有动的概念,是一件事物是从生到死的运动的总合,而风后奇门本则关注事物的变化本身。
三.神明灵:
对于神明灵,不管是实际道门典籍还是原著中我都知之甚少,大概漫画中的表现效果与隔壁的“幻想杀手”类似?及把原先精炼出来的炁恢复到原本的样子。原本的炁是什么样子?大概是《太极图说》中的先天无极状态?及在自然界中的那种未经提炼过,与后天的许多元素混杂的最原始的状态?虽说炁听上去很复杂,但说到设定,它还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生灵之中,未被众生发现的一种潜在的能量以及意识,与我们未经修炼的杂乱的性与命和光同尘,而神明灵就是把精炼过的炁恢复到原本之状态的一种先天法门?讲真,这种手段比起后天修炼异能的各大派,无根生的手段更像是一位先天异人,这或许也成了其他门派不敢也不会教他的原因,如果他真的像张怀义一样有个好老师,那他大概不会成为妖人了吧。
四.炁体源流。
这门手段就更是扑朔迷离了,不仅原著中没提到,现实中的著作更是玄之又玄。张怀义说他超越了无根生,但疑似其原型的老农功的表现形式又类似神明灵。到底是什么呢?很多up都有张至顺道长的《炁体源流》完全解释漫画中的炁体源流,我觉得可以且需要借鉴,但不能套用。毕竟这是一人之下,而不是道人之下,不是吗?我非道门中人,不懂其内涵,但观书中内容,大致内容并非是某种修炼法门,反而大多都是对修炼内容的理解,那么,漫画中的炁体源流也是修炼法门吗?我觉得这有待商榷。
再说说炁体源流之于其他八奇技,在我看来,其他奇技都是种某种因,得了某种果,是对一种既定概念的领悟,大概都是选择了仙人的某一种手段,但为什么不能我全都要呢?我们都认为老农功就是与炁体源流的一部分,甚至认为是一粒能诞生炁体源流的种子。但为什么炁体源流一定要是树上结出的果?为什么老农功一定要是种子?他为什么不能是一本关于某种专业的教科书,你通过学习一本教科书收获了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就能让你造出车了吗?还是说学了这些知识,你就只能造和教科书配图上一样的车?我觉得炁体源流真正超越其他奇技的地方在于,其他人的手段都是想获得仙人身上的某一种认识以,超越其他同领域的修士,但炁体源流的本质是成为是通过某种手段成为仙人本身。
至于炁体源流超越无根生的神明灵之处,我认为在《太极图说》中可以有所了解,虽然其严格来说不算是道教内容,但私以为其对道的演化是有启发性的,无极而太极,继而阳动阴静,生五气,直到最终的化生万物,这才是太极的演化。万物始于无极,但无极就是大道本身吗?我觉得并不是,无极只是大道演化下的一个阶段,而大道从来不是一个固定的阶段,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结和上一段的论述,我觉得无根生应该是意识到了无极这个阶段,但他可能误认为无极便是道本身,以为无便是大道本身,忽略了大道是运动的过程,而炁体源流意识到了大道的运动性,炁本身是炁,但炁本身不是道的全部,人定胜天,改造自然的过程也是道的一部分,也是自然,而这种过程,为什么不能是另一种术?
以上,就是我对于八奇技中几种奇技的个人理解。其他几种奇技我觉得很多太过于求效果而且专业性太强,对于我反而不好下手,所以暂不议论,有了解的可以评论区交流。我写这些本就一时兴起。乘兴而来,兴尽而去,没有钻入道教经典搞学问的毅力,如有疏漏,还请包涵
以及,我真的是小白,我不会插入图片啊!!!!明明把图片都剪下来的了!明明也可以像其他up一样放DIAO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