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故事(截至第二季12集)是这么个情况:
郭靖在欧阳克手里吃了十集的瘪,黄蓉死了;
杨过被尹志平揍了十集,小龙女死了;
徐凤年被轩辕大磐追杀了五百章,姜泥死了;
我们是看得浑身难受,但从各方面消息来看,导演似乎是爽到了,而且从她的微博透露的信息来看,元龙第二季是她非常私人化的创作和表达。
元龙第二季并非是一部商业动画,而是一部个人艺术作品。
所以,我们应该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挖掘这部作品的艺术性,以下是我的个人观点,请诸位看官批评指正:
元龙第二季是导演的一次思想实验。
导演曾在微博中说过,她不知道什么叫爽文爽剧,但联系经验法则和她微博的上下文可以得知,她是知道的,只是对“爽”持贬低态度。
2003年的时候,导演托米韦素拍出了旷世神作《房间》,这部电影被称为烂片之神,烂片界的公民凯恩,台词,叙事,剧情,演员表演,无一不烂,烂得纯粹,烂出真诚。
为什么这部电影能成为经典,因为这是一部用心拍出来的烂片。
元龙第二季其实和《房间》有异曲同工之妙,导演的创作核心是对“爽”的批判,她利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完美的避开了剧情编排可能出现的爽快点,让观众如鲠在喉,浑身难受。
哲学家伽达默尔在评价游戏的时候说过:在观赏者哪里,游戏好像被提升到了它的理想性。
现代艺术作品也是如此,观者是艺术品的一部分,正是我们的难受、不爽,完成了这件艺术作品,使它的理想性得到了彰显——————动画令人观众愉快不是必须的。
在如今这个后现代的信息社会中,我们追求短平快,喜欢即时反馈,对快乐的追求让我们精神麻木,大数据的推送让我们沉迷其中,现实生活的压力让我们喘不过气,可谁规定了虚拟世界就只能得到快乐呢?
这是一种偏见,这是一种独断。
雨隐村的伟大思想家佩恩先生曾经说过:
米有抗击楼(感受痛吧),袋米有抗耐欧(体验痛苦吧),一袋米有给多嘞(接受痛苦吧),一袋米有洗咧(了解痛苦吧)!
让我们学会与难受相处,与痛苦为友。
米有抗击楼!